近日,银保监会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制造业各项贷款新增4.7万亿元,增量为2021年的1.7倍。融资成本持续压降,2022年制造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40个百分点。
(相关资料图)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公开表示,2023年将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向制造业倾斜支持力度。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多个地区已开始推动制造业金融支撑政策落地。例如2月7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制造业贷款增速不低于1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量不低于1000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其他部门联合推出财政金融联动创新产品“桂惠贷——制造业中长期项目贷”等。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7%
宣昌能近日表示,2022年全年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5.6个百分点。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制造业贷款维持高速增长,2022年四季度,单季新增制造业贷款规模为0.5万亿元,同比多增 0.1万亿元左右,单季新增款规模占全部新增对公贷款的22%,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36.7%,较三季度末明显提升。
2022年监管不断推进制造业金融发展。2022年7月11日,《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效,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当年9月下旬,监管部门鼓励银行进一步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要求21家全国性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全年增幅原则上不低于30%。
记者梳理具体机构情况,公开信息显示,六大行2022年前三季度加码制造业贷款,例如2022年前三季度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比2021年末增加超过8100亿元,增幅37.5%;中国银行境内制造业贷款增长约18%;建设银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2.2万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5400亿元,增幅32%,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光大证券研报显示,制造业金融支持提升原因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撑,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较三季度末分别增加1200亿元、800亿元(计划规模2000亿元已完成对应投放),考虑到二者资金支持比例分别为60%、100%,则两项工具分别支持科创贷款、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投放合计4000亿元左右,对制造业贷款形成一定支撑。
申港证券分析师汪冰洁表示,2022年制造业贷款保持高增速,制造业贷款高增主要与监管要求商业银行积极做好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投放工作有关。
制造业支持政策相继落地推进
记者注意到,2023年多个地区已开始推动制造业支持政策落地。
例如,为更加精准支持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2023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财政厅等部门联合推出财政金融联动创新产品“桂惠贷——制造业中长期项目贷”。
据了解,该产品旨在通过财政贴息支持增信,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通过、进入中长期贷款备选清单的项目投放贷款,助力广西制造业加快发展。产品实行名单管理制,贴息比例为2个百分点,贴息期限最长为1年,名单内企业每户每年累计申请贴息金额最高可至100万元,自2023年起,每年计划贷款额度暂定300亿元,贴息资金由自治区财政和企业所在地财政按照4∶6比例分担。
2月7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推广“制惠贷”,推动制造业贷款增速不低于1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量不低于1000亿元。
同时,四川省人民政府2月7日印发《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推广“制惠贷”“园保贷”“税电指数贷”,推动制造业贷款增速不低于1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量不低于1000亿元。
另外,银保监会官网1月公示消息,山东银保监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先进制造业投融资三年行动计划,表示将抢抓国家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构建先进制造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打造先进制造业投融资平台,按照银行信贷、担保保险、上市培育等分类,建立优质投融资机构资源库;强化政银企通力合作,聚集信贷资金着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联合基金投资和银行、保险、证券等相结合,创新实施“投贷担保”协作联动,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