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维修】
(相关资料图)
钟表手艺人崔小林:
与钟表相伴40余年用匠心修复“时光”
“滴答滴答……”在越秀区朝天路,有一家不起眼的钟表修理店,手艺人崔小林正坐在桌前修理手表。一张桌子、一盏台灯,方寸之间,便是他的人生舞台。与钟表相伴40余年的时光里,崔小林就像钟表的“手术师”,解决了许多钟表的“疑难杂症”;他也是“时间修复师”,用匠心修复一段段流逝的时光记忆。
从小跟哥哥学修表与钟表相伴40余年
午后,记者来到越秀区朝天路42号,眼前是一间面积不大的钟表修理店。抬头一看,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复古钟表,“咚咚咚……”耳畔不时传来清脆的钟声。崔小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他戴着倍速放大镜,左手拿着表盘,右手拿着镊子,小心翼翼地检查钟表里的零件。
1963年出生的崔小林已经60岁了,17岁时,他就跟哥哥学习修理钟表的手艺。“那时候我想掌握一门技艺,看到哥哥在修表,我就跟着他学。”钟表体积不大,构成的零件非常精细复杂,崔小林坦言自己入门的诀窍就是“多拆多装”。“拆装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过程,多动手、多摸索,最后才慢慢‘上道’了。”崔小林说。
以前,修理钟表是没有固定档口的。每天早上,崔小林会骑一辆自行车,带上小方桌和修理工具上街出摊。1990年左右,崔小林在中山八路开了一间修表店,并于2000年把店搬到朝天路,有了展示技艺的专属天地。
他是钟表“手术师” 自制工具为表“开刀”
“崔师傅,我的手表不动了,请帮忙看看是什么问题?”“你好,我的表带松了,能帮忙修一下吗?”采访当天,不时有顾客前来请崔小林修表。“修表和看病其实是一个道理,医生为病人看病要‘望闻问切’,我们修表也有类似这样的过程。”崔小林说,修理前,首先要问清楚钟表出现了哪些问题,是不会动了还是走得慢了。接着还得了解钟表的具体情况,如是否进过水、是否摔过等。“最后是排查,看看钟表到底哪里出现问题,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崔小林说。
宛若钟表“手术师”,只见崔小林利落地拆开表盘,详细检查每个零件的状况。“如果零件生锈了,就得进行清洗;如果是零件损坏了,能修的修,不能修的就得更换。”崔小林表示,从观察、拆卸到检查、修复,整个过程短则几分钟,长则一个星期不止,具体得根据钟表的损坏程度而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崔小林从柜子旁拿出一个铁盒,向记者展示放在里面的起子、开表器、三叉钳、金钢锉等工具。“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崔小林的语气里有几分得意:“为了保证工具好用,我都是自己买原材料磨制的。这套工具已经陪了我几十年,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
他是时间“修复师” 凭好手艺存留珍贵记忆
钟表不仅能记录时间变化,更承载了珍贵的情感记忆。“看着外婆留下来的手表恢复原貌,时针重新走起,似乎重回童年时与外婆相处的美好时光……崔师傅凭着精湛的手艺,重新修复的不只是手表,还有那些美好的回忆!”小红书上,一位博主写下自己和老手表的故事,“时间修复”的背后,是崔小林的匠心与坚守。
“当时那个客人找到我,说那块手表是她外婆留下的,而她外婆是从自己家婆手中传承了这块表,有很久的历史。”由于那块表的表盘生锈、外框损坏、时针缺失,当时很多修表店都表示这块表已经没有修复的价值了。直到那位顾客无意间知道崔小林的店,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往。“她把表拿来后,我和她说可以修,只是需要等比较久。”为了让这块表重新走动起来,崔小林买回手表的原材料,在外框包上k金,重新修复表盘,花了足足两个月时间才把表修好。
崔小林说:“每次将坏表修好,我都特别有成就感。”而这不仅是成功解决问题带来的喜悦,更是守护珍藏记忆的责任。前些年,一位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拿着一只古老的钟找到崔小林,表示这只钟他修了几十年都没修好。崔小林检查后发现,原来是字盘的机械零件损坏了,但因为年代久远,市面上很难找到这种零件。“幸运的是,我刚好有这种零件,因为我一直有收藏钟表的爱好,最后终于把它修好了。”看着心爱之物重新“活”了,这名教授感激地为崔小林送上一面印有“钟表工匠为民精心”字样的锦旗。
对崔小林来说,修理钟表已不仅仅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更是情怀和坚守。崔小林就像“时间守护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干这行必须心细如发,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做事。”如今,崔小林的儿媳妇也跟着他学习修理钟表的手艺。随着技术的进步,钟表的款式和制作工艺越来越复杂,而崔小林也通过不断学习,努力精进自己的好手艺。
街坊有话说
传承非遗文化,孩子们是新一代“生力军”
彭颖贤
(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学生发展部副主任):
传承非遗文化,孩子们是新一代“生力军”
广州不仅有国际化的城市面貌,高质量的发展态势,更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近年来,我们学校积极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开展许多具有岭南广府文化的小社团活动,如“广彩小社团”“粤韵芳华”等,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着重培养他们成为新一代的传承“非遗文化”的生力军。依托“非遗文化”的丰厚滋养,不仅丰富了学校课程和教学资源,增强了全体师生的文化自信,更加深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曾宪鹏(广州榄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传统技艺只有“活”起来才能传下去
作为一名“80后”,我继承了父亲曾昭鸿的榄雕技艺,通过锐意创新、带徒授艺,雕刻出很多历史典故和现代重大题材的榄雕作品。这些年,我开始在“榄文化”上下功夫,开发制作榄雕香皂、香薰、耳坠等不同文创产品,让榄雕突破艺术品的界限,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要把传统技艺转化成让更多市民喜欢的作品,除了创新,还要有跨界融合的思维。只有让传统技艺“活”起来,才能把文化真正传下去。
谭鉴洪(海珠区华洲街文化保育者、土华村居民):
传统手工艺要接纳年轻人的审美观点
传统手工艺要保留和创新才会有发展,要有后人参与才能生生不息。土华村的非遗民俗活动“洪圣诞”,每年都有新鲜血液加入,才能延续300多年。传统手工艺也是如此,需要吸纳年轻人的加入,壮大行业的发展队伍,同时也要接纳年轻人的审美观点,才能点燃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
李芳(海珠区江海街江贝社区书记):
希望传统手工艺能更多地走进社区
广州绣品工艺厂是我们社区的传统手工艺企业。希望传统手工艺大师能够通过宣讲、现场指导等公益实践活动,将传统手工艺的影响力辐射到附近社区,把文化的传承落实到位,让社区的年轻人和孩子都能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更多居民了解广绣、热爱广绣。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