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宇
南海率先发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寻访活动,连续多年坚持培育和挖掘隐形冠军企业,对企业给予肯定和激励,我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培育和挖掘一批兼具创新、智造、管理优势的隐形冠军企业,是南海响应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梳理隐形冠军标杆榜样,以此形成示范带动作用,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国企业长期以来片面求大、求全,不求精、不求质的倾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发展和壮大隐形冠军群体,直面了“中国制造业如何稳住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这4条“链”的重大问题。隐形冠军在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掌握着话语权,发挥着协同上下游企业的关键作用,其特点是在产业链上寻找“我为你服务、你为我服务”的突破口,这样才能聚焦一个链节做到最优。面向未来,产业分工会越来越精细,隐形冠军则会是分工协作产业生态中的标杆。“数字化+小微化”将是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企业将呈现出小微化、专业化、精细化、扁平化。尤其是管理方面的小微化和去中心化,走“小而精的、有质量发展道路”,是当前绝大多数企业的必然选择。
“隐形冠军”是从国外引入的一个概念,评定隐形冠军的首要标准是某项产品在细分市场上的占有率居于前列。“冠军”是形象比喻,倒不一定是第一或唯一,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是动态变化着的,只能通过市场竞争来体现。这要求隐形冠军都是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情况的企业,它们具备认识市场、分析市场、占有市场的实力,它们始终站在“炮火声最响的地方”。隐形冠军越多,南海的经济就越有活力。
从培育良好产业生态的视角,大力激励隐形冠军企业发展,引发了我们对企业价值判断的思考反思。过去,我们更容易关注到规模比较大的大中型公司,或者一些明星企业。实际上任何门类的产业发展,都需要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既要有大树,也必须有灌木、小草,只有多类型主体良性互补,才能共同支撑生态长青。
基于此,我们应当更加全面地看待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从企业规模看,不单要大企业、骨干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更要中小微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从所有制结构看,不论民企、国企,还是混企、外企,都要相互扶持,共同发展。从技术水平看,不仅需要高技术企业勇立潮头,也需要让众多传统产业搭上数字化智能化的“快车”。从产业形态看,不单要鼓励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企业发展,更要鼓励基于劳动力密集配置的各类创新业态、灵活就业方式,都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
良好产业生态的核心要求是包容、鼓励多元发展,让多元主体都有成为隐形冠军的可能。在中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企业多以中小微型为主,这类企业构成了产业生态的广大和深厚的基础,是经济活力的源泉。它们本身既是市场供应主体,又是构成了庞大的市场需求主体和消费主体。南海以高规格礼遇隐形冠军,体现了尊重市场、尊重企业、尊重创新的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做好资源整合和平台搭建,通过寻访挖掘活动,让大家对发现、培育、学习隐形冠军形成共识。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将隐形冠军的成功的经验做法加以复制推广,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寻访、调研,了解哪些企业最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隐形冠军,又是什么原因使它们现在还不能成为隐形冠军。这样,就可以使党委、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更加精准有效。
(作者系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参事、教授)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