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到来自控制台的信号后,塑料颗粒通过横穿在半空的输送管精准到达注塑机。仅45秒,一个面包机底座零部件便注塑成型,机械臂随即取出,稳稳放在传送带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这样的生产线上,6台机器仅需要1名工人,每天生产超过20万个零部件。
这是小熊电器数字化工厂的日常。凭借创意“出圈”的小家电产品迭代快,这就意味着工厂自动化程度越高,生产柔性就越低。在这样的工业制造背景下,小熊电器在数字化升级过程中,如何兼顾“效率”与“个性”,实现生产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日前,南方都市报走进小熊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探秘其数字化转型之道。
从研发、生产到管理都“呼唤”着数字化升级
顺德是中国的“家电之都”,也是全球知名的家电供应链源头,空调、微波炉、咖啡机等产品占据全球份额第一。强如美的、格兰仕、万和等行业巨头盘踞于此。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家电赛道上,小熊是如何“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家电行业的一匹“黑马”?
时针回拨到2005年。李一峰拿出20多万元积蓄开始创业。他在勒流富安工业区租下了800多平方米的厂房,那时只有一条生产线。小熊创立后,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是酸奶机。酸奶机上市第一年,销量就达到百万台。
“我们去做一些别人不愿意干的,但又有市场实际需要的一些细分领域,走的是细分、差异化的道路。”小熊电器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刘奎表示,小熊的商业模式就是,根据目标人群的需要,通过研发、工业设计和制造快速转化成产品,再通过精准营销回到目标人群里面去,形成闭环。
十几年来,小熊电器始终深耕创意小家电领域,丰富产品种类。目前,小熊电器拥有60多个产品品类,超过500款型号产品,涵盖厨房电器、生活电器、个人护理、婴童用品等。
小熊品类繁多,每年生产4000多万台产品,这意味着每天有超过10万台的产品从小熊制造工厂发出,被运输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小熊工厂多、品类多、用户多、渠道多,在如此庞杂的网络下,如何保证产品精准地到达每一位消费者手中呢?很明显,靠传统的生产方式是行不通的。
“从客户下单、产品制造、产能、仓储、配送等整个链条都是环环相扣的,如果还是靠人去管理,靠手工单据处理,靠大脑去记,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刘奎表示,所以我们急需要走信息化的道路,让信息流能够串起来,实现前后端的信息同步,提升管理效率。
作为当下最受青睐的新兴品牌,在强者如云的小家电市场,小熊电器能够稳占市场一席之地,后来者居上,不仅仅源于小熊电器自身强劲的品牌实力,也源自于小熊电器对用户需求的深度了解。
“小熊根据用户年龄、性别、收入、兴趣偏好、生活习惯等内容对用户进行深入性分析,为不同用户群体画像,从而为后续产品研发提供精准支持。”刘奎表示,正是这样的商业模式业务特点,小熊需要更多数字化的沉淀,通过数据的汇聚、打捞分析、提取,最后把这种数据转化成产品的理念。而数据中台具有较强的数据运算和处理能力,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实际上,无论是生产制造、企业内部管理,还是产品研发,都“呼唤”着小熊开启数字化之路。
数字化工厂提质增效一人管6台机器,一天生产超23万零部件
各种大小的物料输送管“横穿”在车间半空。接收到来自控制台的信号后,塑料颗粒自动通过这些管道精准“到达”相应的注塑机。塑化冷却成型后,机械臂马上“取出”零部件,“放”在传送带上。
经过车间工人质量检测合格后,自带“身份证”ID的零部件就被送到下一个生产环节。平均45秒,完成塑化成型的过程,每天有超过23万个零部件被生产出来。
这是小熊2020年3月启用的数字化工厂。其中,在注塑车间,有8条生产线,62台机器,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转。
“注塑车间基本上都是人停机器也不能停的,因为停机再开机成本很高,质量也不稳定。正是这样的特点,所以注塑车间更需要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小熊注塑车间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生产线实现数字化升级后,一个工人可以“管”6台机器。
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原料投放、注塑到零件输送的过程,都实现了全自动化。工人只需要拿起平板电脑,就可控制机器的运转。“打开系统就能对各个机器的参数进行调整,还可以进行编程来控制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小熊注塑车间相关负责人表示,车间里所有的机器设备,都通过5G信号实现了连接。
在5G全连接下,工厂智慧管理、生产线数据实时采集更加顺畅,原料投入数量、零件生产量以及机器运转情况,都能实时地显示在车间的电子屏幕上,从而实现产品排产跟着订单走、物流配送跟着产线走、质量检测跟着工序走。
“与传统工厂相比,目前车间人员减少50%,但产能却提升了10-15%。”小熊注塑车间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小熊的电子车间,同样因为数字化升级,实现了提质增效。
南都记者在现场听到运转中的插电机“咔嚓咔嚓”地响,从机器的声音就能听出速度之快。小熊的电子车间欧主任介绍:“这是养生壶的电路板,需要插入电子器件。人工插入一个电子器件需要两秒钟,但机器只需要0.14秒,效率大大地提升”
与注塑车间不同的是,这里的质检实现的是AI视觉检测。
“传统质检工作完全依赖人工手动检测,但工作人员在工厂环境长时间的工作,常常会出现识别错误的现象发生,且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极高。”小熊的电子车间欧主任表示,AI视觉检测则可以解决这些痛点,缺陷检测准确率大大提高。
小家电产品迭代快
生产自动化程度越高,柔性越不足
自动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意味着减少人力,提高机器替代,但企业通过实践有个共识: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
在这家企业的车间里,可以看到人工与机器,基于生产实际需要,进行更优化的协作分工。
“与传统家电行业不同,小熊生产的小家电产品迭代很快,这就意味着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它的柔性就越不足。”小熊电器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刘奎举例说,比如某条生产线是为切碎机而做的,而产品迭代了生产条件就得换了,这样成本就很高了。所以并不是像大家认为的那样,自动化程度越高越好。我们用自动化来解决共性的问题。
目前,小熊的工厂以传统生产线加点状自动化为主。其中,放说明书、贴标签、开箱、装箱、封箱、堆垛、搬运等这些“点”则实现自动化。
“不要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不要把手段当成目标,自动化、信息化只是你的手段,你的目标是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管理能力,替代人或支撑人更科学地做决策。”刘奎认为,目前小熊处于数字化的初期阶段,未来怎样更好地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去提高企业的效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一个工厂而言,自动化并非等同于先进。在工业制造的场景下,更重要的是看最终生产结果实现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如果自动化的研发成本太高,或是现阶段无法实现与人工同等的效率,那么短期内强行自动化,意义并不大。
数字化浪潮下的发展愿景打造成为全球性小家电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实际上,小熊在数字化转型上有更深远的谋划与愿景。
今年5月15日,小熊电器智能小家电制造基地(二期)项目正式动工。按照规划,二期项目占地面积85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主要包括数字化工厂、智能立体仓库及总部运营三大部分,预计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量1500万台,年产值可达15-20亿元。
其中,数字化工厂方面将建设全数字化、智能化大型生产及多层立体仓库,以此进一步打造智能、协同、柔性和高效的产品供应链体系,为联动小家电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奠定坚实的生产制造基础。研发板块则计划建立高端智能小家电的研发基地,进一步构建良好的硬件能?以?持整个公司的研发能?,保证技术创新能?的持续提升。
截至目前,小熊拥有5大智能生产基地、70余条生产线,已投入10亿元用于智能化工厂建设。“未来3年,小熊电器还将继续投入超1亿元,进一步夯实企业整体业务链全数字化能力。”小熊电器创始人、董事长李一峰表示,力争将二期智能制造基地打造成为全球性小家电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