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宁波观众李言第三次“刷”沉浸式戏剧《普罗维登》。抽签选角色,寄存行李,登上火车,穿越到鱼龙混杂的普罗维登小镇,一场冒险开始了。
《普罗维登》在上海徐汇滨江3000平方米的沉浸式剧场里已上演200多场,成为沪上沉浸式戏剧“新宠”。150分钟,15条主线,1000多条支线,带来应接不暇的互动体验。
【资料图】
近年来,沉浸式戏剧成为全球演艺市场新增长点。2016年,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抓住先机引进并制作沉浸式戏剧鼻祖《不眠之夜》,迄今已在上海驻演1700场,接待超50万观演人次,历年平均上座率超95%,外地观众比例逐年增高至55%。
如今,越来越多沉浸式戏剧入驻沪上剧场、商场、写字楼、文创街区,“爆款”频出。本月,沉浸式悬疑戏剧《法医秦明—尸语者》在黄浦江边的1862时尚艺术中心迎来第1000场演出。在亚洲大厦,“一台好戏”环境式驻演音乐剧《阿波罗尼亚》《桑塔露琪亚》已累计演出超1200场。今年上半年,开心麻花《疯狂理发店》《里弄1992》《疯狂星友团》《嘿!亚利桑那》《空降未婚妻》《赝品拍卖师》6部沉浸式戏剧在沪演出超650场,观众人次突破10万,累计票房近3000万元。
沉浸式戏剧,成为许多年轻人一次又一次拉着行李箱来上海的理由。新奇的演艺空间,颠覆式的现场体验,趣味性的社交场景,激活着文化新消费,塑造着文旅新地标,为“亚洲演艺之都”注入新活力。
新体验:在虚构世界真实互动
年轻人为何喜欢沉浸式戏剧,并热衷于反复刷剧?李言认为,最重要的是参与感、体验感和选择权。“以《普罗维登》为例,这是一部难以定义的作品,戏剧、剧本杀、角色扮演游戏、密室逃脱等形式都在其中。抽到不同角色就有不同故事线,每次‘刷’体验都不同。可以去完成主线任务,可以在小镇上自由探索,也可以跟演员飙戏,开放性和自由度非常大,这就是沉浸式戏剧的吸引力。”
《不眠之夜》《金钱世界》等海外经典沉浸式戏剧在沪落地,给了本土创作者许多启发,催生了一批原创作品。编剧王小和是学计算机出身,写过侦探小说和电视剧,创作《普罗维登》花了数月时间。
王小和写剧本,是从图表开始的,他从电脑里找出最初的一幅甘特图,不同颜色的线条延展出每一条故事线的进程。就是这些别人看不懂的线条,在他脑海中交织出一个“普罗维登宇宙”。“我的创作,总是先有机制和结构,然后再填充故事和人物。所有的一切都像齿轮一样,环环相扣,十分精密。”也正是这种庞大和精密,让观众产生了反复“刷”的动力。
在众多原创沉浸式戏剧中,涌现了不少中国题材。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海上版》,依据豫园商城里的场景进行定制改编,融国风建筑、亭桥湖光、脊兽匾额于一体。主戏台海上梨园是豫园商城的“空中会客厅”,一桌二椅便幻化成园林、菜市、灯会,观众跟随着演员穿行其间,且听且行、且坐且立。
全剧从豫园湖心亭开启,观众由舞者带领从九曲桥上穿越到海上梨园露台,沈复和芸娘在海上梨园“历史的转角”低吟浅唱,瞬间带领观众梦回江南,还能遥望“浦东三件套”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古今对照。
“《浮生六记·海上版》80%的观众是25岁至40岁女性,与市场热门的音乐剧类似。”海上梨园副总经理王平说,能持续不断驻场演出就是市场反馈的最佳体现。
新地标:IP开发助推文旅融合
开心麻花也对沉浸式戏剧观众进行了一次画像:他们是18岁至35岁的时髦玩家,爱玩爱新潮,为体验付费,他们同时也是剧本杀爱好者、精致乐活派、社交分享族。对“二刷”“三刷”乃至“N刷”的观众来说,沉浸式戏剧的社交属性十分重要。
在《普罗维登》现场,记者看到,许多玩家结束150分钟的体验后迟迟不愿离开,在9/9酒吧点杯喝的,细细复盘。普罗维登小镇为何附带酒吧,没有演出时也照常营业?《普罗维登》品牌公关人员告诉记者,沉浸式戏剧包含社交属性,酒吧成了社交新空间,大家在这里因为相同的爱好成为“搭子”。“在全国范围内,上海的沉浸式戏剧种类多、成气候、氛围好。观众还会相互推荐别的项目。”
社交属性提高了用户黏性。导演过多部沉浸式戏剧的“00后”导演吴猛达认为,现在市场上大量沉浸式剧场涌现,经过市场和观众检验,一定会有优质IP诞生。吴猛达和王小和都认为,原创沉浸式戏剧的前景在于IP深度开发,通过舞台剧、桌游、文创等不同形式,持续开发商业价值。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表示,外地观众逐年增加,意味着《不眠之夜》所在的麦金侬酒店从本地演出场馆成为上海旅游目的地,带来的不仅是门票收入,还有酒店、餐饮、交通等各方面消费,促进文旅融合。《不眠之夜》还先后和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合作,将沉浸式表演与零售、地产、时尚消费等多业态创新融合,向着打造以演艺为核心的城市地标持续推进。
《不眠之夜》麦金侬酒店位于北京西路江宁路路口,原本是一个闲置近20年的烂尾楼。据介绍,《不眠之夜》演出前,周边楼宇的租金基本在4元/平方米/天左右,宣布《不眠之夜》落户上海后,租金涨到8—10元/平方米/天。《不眠之夜》落户以来,对周边业态提升包括整个街区的消费带动明显,体现出优质IP的附加值。
这些为“亚洲演艺之都”注入新活力的上海文旅融合新地标,亦真亦幻,惊喜不断,持续吸引八方来客,实现着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