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世界银行上调中国2023年经济增速预期至5.6%,较上月调高1.3个百分点,反映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资料图】
与此同时,各地近期纷纷抢抓二季度经济运行“窗口期”。二季度以来,全国已有20余个省份出台促消费相关举措,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作为经济大盘的“定盘星”和升级转型的“创新引擎”,沪市主板和科创板公司感知变化并积极投身,给实体经济注入更多“底气”。可以看到,尽管近期上证指数和科创50调整幅度较深,但沪市公司频频释放积极信号,下半年经营态势值得期待。
沪市公司开工忙
宏观政策发力下,各行业乘势而上。5月底,中国东航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C919客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有望带动制造产业链“腾飞”。6月5日晚,国铁集团对外发出多份采购招标大单。其中包括103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智能配置动车组和3万辆铁路货车的采购,为202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铁路车辆采购大单。6月6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出坞,2500万个零部件的“巨系统”工程让其成为船舶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样本。
重大项目、采购的“开工”,让沪市多个行业感受到了积极变化。以基建行业为例,沪市建筑上市公司40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12家,收入增速显现回升信号,利润率企稳修复。中国建筑今年1至4月新签合同额总计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6.7%。铁建重工一季度新签合同/中标业务合计33.6亿元,同比上年增42.8%。
在风电行业说明会上,包括东方电气高层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均对行业表示乐观。从2023年招标量公开数据看,一季度风电项目招标量接近20GW,同比增长约30%,市场需求旺盛,需求驱动行业持续景气。
数据显示,沪市主板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16万亿元,净利润1.2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在净利润同比上升的近千家公司中,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领域。此外,一些行业出现改善势头。例如,钢铁行业第一季度实现盈利22亿元,环比上年第四季度实现扭亏,边际改善较为明显。
再来看科创板,作为高端制造业代表的半导体晶圆代工行业,近期也是扩产、推新动作频频。于今年5月登陆科创板的中芯集成-U、晶合集成两家公司,其募资投向中均包括扩产项目。另据中芯国际5月在一季报中披露,公司正依据扩产计划推进相应的资本开支。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科创板近六成公司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5家公司营业收入增幅超过100%;超六成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幅超过100%,充分展现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性。
消费复苏态势明显
数据显示,沪市主板前期调整幅度较深的接触消费类行业,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加速回暖:住宿餐饮、旅游、影视院线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5%、139%、200%;主要消费产品(如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增速较上年第四季度有所加快,同比增速分别加快10个和4个百分点。部分前期亏损行业实现明显扭亏,航空运输业第一季度亏损额72亿元,较上年同期收窄178亿元,较上年第四季度收窄302亿元。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航空及机场公司各项运营数据均同比上涨。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收入客公里分别同比增长96%、80%、71%,可用座公里分别同比增长74%、52%、42%,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同样大幅提升。
以上海机场为例,虹桥国际机场和浦东国际机场的主要业务量快速恢复,出入境客运航班大幅增长,公司整体盈利水平稳步提升,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54亿元,同比增长19%。再如,白云机场今年以来航班量、旅客量均呈阶梯式上涨,国内旅客吞吐量已全面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整体来看,沪市主板180余家消费行业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89亿元,同比增长8.71%,实现净利润577亿元,同比增长16.20%。其中,随着客流量快速反弹恢复,旅游上市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合计增速超100%;酒店市场消费需求快速恢复,酒店入住率、房价等核心指标均快速恢复至2019年同期,带动酒店龙头公司业绩显著回暖。如锦江酒店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首旅酒店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
另外,可选消费如化妆品行业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02%,净利润同比增长31.57%,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黄金珠宝行业亦实现营收、净利润同比25.68%和48.38%的增长。
ETF“扫货”看好未来表现
尽管近期上证指数和科创50调整幅度较深,但公司一季度释放积极信号颇多,夯实宏观经济复苏的根基,为下半年企业的稳健经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二季度以来,全国已有20余个省份出台促消费相关举措,包括发放消费券、消费补贴、减征车辆购置税等。
6月6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增长5.6%,这与其一月份的预测相比,调高了1.3个百分点。而在今年四月,国家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中国经济2023年增长保持在5.2%,彰显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事实上,近日的市场数据已折射出资金借道股票ETF市场“越跌越买”的态势。据统计,截至6月7日收盘,近一个月来净流入ETF市场(股票ETF)资金超过783亿元。其中,科创50ETF、上证50ETF成为资金持续加仓的主要目标。
以科创50ETF为例,本月内,规模前两位的华夏科创50ETF、易方达科创50ETF分别获得了115亿和48亿的资金流入。而就在5月底,科创50ETF规模突破千亿元,总规模已位列境内股票指数第二(仅次于沪深300)。
分析人士指出,从历史数据来看,资金大规模“扫货”ETF大多发生在市场调整时期,ETF的资金流入指示意义更超前。随着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银行理财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以及个人投资者配置ETF,其动向能够代表资金的中期看法。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