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与短视频市场去年营收近2000亿,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5月11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报告披露,2022年我国网络表演行业(直播与短视频)整体市场营收达1992.34亿元(不含线上营销广告业务),较2021年增长8%。
(资料图片)
报告指出,受宏观经济和疫情影响,2022年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整体承压,但呈现“韧性强、 弹性大、潜力足”的增长特点,直播与短视频行业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市场主体方面,截至2022年末,具有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经营资质的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有6263家,其中2022年新增企业1959家。 上市主体11家,中、头部直播平台约20家,中、头部短视频平台约15家。MCN机构数量与2021年基本持平,维持在超24000家。
从业主体方面,截至2022年,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超1.5亿个,同比增长7.1%,短视频内容创作者账号累计超10亿个。直播、短视频行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机会超1亿个,主要直播、短视频企业吸引求职者数量约50万人。
用户群体方面,整体增速有所放缓,短视频全民化特征进一步凸显。截至2022年末,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51亿,同比增长6.7%,占整体网民的70.3%;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同比增长8.3%,占整体网民的94.8%。
图片来源:中国演出行业协会
此外,会上还发布了《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白皮书(2023)》,指出青少年模式优化、技术防控、隐私保护、权益保障、问题处置、正向引导、协同共治,是平台“未保”的主要方向。
2019年,青少年模式试点上线,成为国内主流网络视频及直播平台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保护盾”。据《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设置过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对互联网有依赖心理的比没设置过的低18.5%,遭遇网络不良信息的比例比没设置过的低12.3%。
据白皮书调研,从未成年人家长的角度出发,大部分的受访家长都希望平台可以进一步完善充值打赏退还机制,更好地处理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打赏退款等问题。近五成受访家长反馈称希望平台加强对未成年人出镜直播、借未成年人炒作等行为的管控,进一步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中的合法权益。
此外,受访家长对于平台加强涉未成年人技术防控方面的举措的需求也较高,七成多希望平台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优化未成年人身份识别模型,六成多希望平台技术优化有害内容识别模型,近五成希望平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禁止风险用户浏览未成年账号内容。
从未成年人自身的角度出发,“强化未成年用户隐私保护”成为呼声最高的“未保”工作优化方向,近七成受访未成年人希望平台增加此类举措。超六成受访未成年人期待青少年模式专属内容池按年龄分类,提供更适龄的内容。六成多受访未成年人希望平台加强对社交风险方面的管控,增加“禁止风险用户浏览未成年账号内容”等举措。五成多受访未成年人希望平台优化算法推荐,增加“严格管控对未成年账号的内容及广告推送”等举措。
白皮书指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有不少未成年人表示曾尝试通过各种渠道破解青少年模式,绕过上网限制。调查结果显示,55%的受访未成年人曾成功破解青少年模式,主要通过给自己账号登记成年人身份信息、退出账号、输入家长密码、卸载重装等方法实现。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