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服务成了不少家庭的刚需,养老产业的发展也步入快车道。然而,我国养老护理人员数量和质量齐缺的问题不容忽视。有相关需求的家庭曾以“不好找、不好用、不放心”来概括在养老服务中遇到的烦恼。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值得关注。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8亿;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已超1.9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超600万,但目前仅有50多万名从事养老护理的服务人员,远不能满足我国养老服务的刚性需求。由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同度不高等问题,养老护理员这一岗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对于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也比较缺乏。
眼下,“夕阳红”的养老产业正在成为“朝阳产业”,但一个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既需让更多有需求的老年人及其家庭获得优质服务,又能让养老护理人员不再只靠情怀勉力支撑,这需要从多层面着手,提升大众对养老护理员这一职业的认同感,提高相关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填补养老护理“洼地”,共同守护最美“夕阳红”。
破解养老护理人员质量难题,提高待遇是一项有力措施。只有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薪资,才能让更多年轻有活力的专业技能人才“走进来、留下来”。在浙江嘉兴市,试点的养老机构护理员“8小时外”创收机制成为一大特色;在广东广州,从事一线养老护理工作且满5年、满10年的养老护理员,可分别获得5000元、20000元的岗位补贴……如今,各地正纷纷出招,完善晋升通道,强化激励机制,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障。
另外,还有必要在扩大养老护理人员队伍整体规模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从业门槛。养老护理不是简单的基础生活照顾,而需要从业人员有一定的慢性病护理、康复知识以及安全急救知识。因此,要制定统一的养老护理员专业等级考评、晋升制度体系,以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从专业角度为大众提供更放心的服务,进而加强相关从业者的社会认同感。除此之外,还需健全相关信息获取的渠道,畅通养老护理服务供给端与需求端的联络沟通,消除供需双方的后顾之忧。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