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微观察 | 信用卡增速放缓 不良承压 存量博弈之路如何走_环球快看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23-04-05 22:08:24

经历了跑马圈地式增长后,用户红利渐退,信用卡进入精耕细作阶段。4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已有23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信用卡业务指标,受获客难度加剧、疫情等因素的影响,2022年多家银行信用卡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不良率有所攀升。“存量之争”下半场,如何做好客群分层与差异化经营策略,以实现信用卡经营效率提升成为银行待解难题。

信用卡增速放缓

由于每家银行公布的数据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业内通常将累计发卡量、流通卡量、在册卡量、结存卡量指标作为衡量信用卡业务增速的标准。


(相关资料图)

国有大行中,截至2022年末,工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达1.65亿张,这一数据较上年末的1.63亿张增长1.23%,但较上年同期的1.88%增速却有所下降;建设银行累计发卡量为1.4亿张,上年同期这一数据为1.47亿张;中国银行累计发卡量为1.38亿张,较上年末增长2.36%,较上年同期2.53%的增速下滑0.17个百分点。

其余3家国有大行中,农业银行未披露累计发卡量规模,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分别披露了在册卡数量、结存卡数量。截至2022年末,交通银行境内行信用卡在册卡量7450.83万张,较上年末增加23.95万张,虽然出现了上涨,但对比来看,2021年该行在册卡量增加数量超161万张。

邮储银行增速也不及上年,截至2022年末,该行结存卡量达到4282.33万张,较上年末增长3.04%,而上年同期的增速为12.93%。

股份制银行中,颇具代表性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信用卡业务增速均出现了放缓。从更为细化的数据来看,截至报告期末,招商银行信用卡流通卡为1.03亿张,较上年末微增0.29%,较上年同期的2.9%增速下滑明显;平安银行在年报中提到,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2022年末,该行信用卡流通卡量6899.72万张,较上年末下降1.6%;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1.07亿张,较上年末增长5.21%,而上年同期的增速为9.4%。

信用卡资深专家董峥表示,信用卡规模披露主要有多个口径,一个是累计发卡量,另一个是剔除了注销卡后的流通卡量(在册卡量、结存卡量),流通卡量指标更具有参考性。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业务情况来看,遇到“倒春寒”的意境已经非常明显,当然,一方面是由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覆盖率很高,市场获客难度加剧,导致规模增长放缓成为必然。另一方面,监管“新政”的出台,对“睡眠卡”的清理要求让流通卡量开始出现下降的现象,两者之间是否具备联系并不确定,但是大规模的下降应该不是用户零星注销所导致。

从已公布信用卡指标的银行来看,信用卡增速到顶后乏力成为常态。从区域性银行来看,截至报告期末,郑州银行累计发行商鼎信用卡63.13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2.11%,对比上年同期14.27%的增速有所下滑;重庆农商行发行信用卡144.95万张,较上年末的128.26万张增长13.01%,对比同期亦出现下滑。

不良率依旧承压

2022年,叠加疫情的影响,信用卡业务仍处于风险释放期,资产质量面临一定压力,已公布信用卡资产质量指标的银行中,有多家银行不良率均出现抬头。

国有大行中,截至2022年末,农业银行个人卡透支不良率为1.23%,较上年末增加0.24个百分点。该行在年报中提到,坚持“稳健型”风险偏好,持续推进智能化、差异化、集约化、总分一体化的信用卡智慧风控体系建设。贷后完善总分一体化清收体系,持续推进核销、资产证券化,提升清收处置成效。

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为1.46%,较上年末增长0.13个百分点;邮储银行信用卡透支不良率为1.95%,较上年末增长0.29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则出现下降,截至2022年末,交通银行信用卡业务不良率1.95%,较上年末下降0.25百分点;工商银行信用卡透支不良率为1.83%,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均出现走高。截至报告期末,兴业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4527.72亿元,不良率4.01%,较上年末上升1.72个百分点。该行在年报中提到,报告期内,部分信用卡持卡人收入水平和还款能力下降,同时催收作业人力和方式严重受限,催收成效受影响较大,信用卡业务逾期和不良增加。

兴业银行表示,已采取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完善零售信用业务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强化信用卡风险管控,对信用卡风险资产质量管理进行“三加强”:策略优化、数据应用、提升催收。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截至2022年末不良率分别为2.06%、1.77%,较上年末分别增长0.23个百分点、0.12个百分点。

区域性银行中,郑州银行信用卡余额不良率为2.09%,较上年末增长0.03个百分点。对于信用卡资产质量走势,亿欧智库金融研究经理李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受到外部环境冲击较大,包括宏观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各区域就业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等因素。部分银行表现为信用卡不良率上升,但整体上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尤其是2022年下半年以来,多数银行重点加大对于信用卡逾期风险管控的实施力度。

“预计2023年信用卡不良率将有所下降,主要受益于宏观经济稳步向好,就业形式和消费环境也将跟随好转。”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说道。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愈加重要的当下,信用卡也成为涉诉“重灾区”。在年报中,多家银行也披露了投诉情况,其中,2022年中国银行共受理18.2万件投诉,同比上升22%,信用卡业务投诉占比为47.2%;农业银行客户投诉主要涉及借记卡、信用卡、个人贷款等领域;工商银行提到,2022年该行个人客户投诉23.84万件,从业务类别看,投诉主要集中在信用卡和个人金融等业务,其中,信用卡业务投诉主要集中在协商还款、汽车专项分期、息费争议、征信记录等方面;2022年报告期内,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占比达38.28%。

存量博弈之路如何走

用户红利渐失、信用卡进入存量竞争时代。2022年银保监会、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对信用卡业务管理、发卡营销、授信风控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规定银行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卡数量等作为单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标,长期睡眠卡率不得超20%,应当合理设置单一客户的信用卡总授信额度上限,推动信用卡业务从粗放式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转变。

下一步,银行应如何做好信用卡客群分层与差异化经营策略,走好差异化竞争路径?在年报中,有多家银行透露了发展方向。

中国银行提到,将手机银行作为信用卡获客活客的重要平台,建立申请、激活、绑卡、消费的一站式获客活客模式;工商银行表示,构建信用卡全连接营销服务体系,打通行内各营销资源、营销渠道、营销节点之间的数据传导,实现信用卡产品的数字化营销和智能化服务,支持营销人员对目标客户主动提醒和精准服务。

建设银行完成数字信用卡功能全流程再造,全面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数字化获客。在申办信用卡流程中提供授权激活、虚实同申等可选功能,简化客户第三方支付绑卡流程,推进数字信用卡申领发放,提升客户办卡、用卡便捷性。

“强化金融科技基础建设,上线信用卡核心系统3.0,实现信用卡主机全面上云。”招商银行表示,新系统依托于该行自主研发的金融交易云平台,拥有更好的扩展性与稳定性,为客户带来“额度场景化”“交付无卡化”等更佳体验。在风险管控方面,中信银行强化资金用途管控和欺诈风险防范,推动涉赌涉诈联防联控工作,有效识别化解和防范信用卡风险,促进信用卡业务经营健康发展。

在王蓬博看来,下一步,银行可更多通过技术能力,运用大数据等方式做好用户的标签和画像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大对重点客群的营销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其次、可参考互联网平台的会员体系,做好忠实用户的激励政策,带动客户认知度提升;最后,可重点关注银行内更多服务和金融产品,将信用卡销售和大客户理财等优质服务联系到一起,充分挖掘客户的个人偏好,为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方案。

李薇坦言,目前,银行正加快零售金融业务的组织架构优化升级,加强线上运营、权益活动与客群分类专属界面设计,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挖掘信用卡优质客群,探索购车、医疗、家居等消费场景需求,进而寻求信用卡营收与风控之间的最优解。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年报微观察 | 信用卡增速放缓 不良承压 存量

经历了跑马圈地式增长后,用户红利渐退,信用卡进入精耕细作阶段。4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更多

2023-04-05 22:08:24

超42万人轮候公租房 毕业生在深圳多久能排上-天

毕业后便来到深圳工作的覃小芳,今年入户深圳刚满三年,而申请公租房刚好满两年。3月16日晚,覃小芳...更多

2023-04-05 22:07:37

拜登最新表态!AI大消息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4月4日,美国总统乔& 183;拜登与其科技顾问会面。拜登表示人工智能是否危险还...更多

2023-04-05 21:03:12

环球即时看!市场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多元技术路线

“目前,商用车市场正处在‘冬去春来’的复苏进程中。”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副处长、商...更多

2023-04-05 20:09:22

多家车企竞逐皮卡高端化赛道 小众市场迎来春天

经过2022年负增长后,皮卡市场今年开始呈现回暖迹象。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皮卡市场销量达4 3...更多

2023-04-05 19:06:43

4月进入最佳采笋期 重庆春笋采摘“地图”来啦|全

近日,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共同发布了《2023重庆春笋采摘预报》。根据预...更多

2023-04-05 17:49:21

世界实时:刚刚 两个大国突然出手!全球最火AI被

一天的假期,发生了很多大事!在市场上,争议最大的依然是人工智能(AI)。昨天晚上,由于拜登开会讨...更多

2023-04-05 18:10:53

机构预计2023年大尺寸显示面板出货量呈同比增长趋

根据全球通信、数字媒体与IT行业研究机构Omdia发布的最新《大尺寸显示面板市场追踪报告》,预计2023...更多

2023-04-05 16:51:09

【世界报资讯】游客:988元购买大熊猫饲养员体验

近日,一名北京的小红书用户发帖表示,“熊猫义工避雷!近1000块钱谁是大冤种!”据她介绍,她在某...更多

2023-04-05 15:59:49

ChatGPT停售Plus服务

4月5日,ChatGPT官网停止Plus付费项目的购买。在升级界面,OpenAI表示“因需求量太大暂停了升级服务...更多

2023-04-05 15: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