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记者杜雨萌
4月1日至2日,以“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助力制造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在深圳召开。在此次峰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标准化工作委副主任、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专家委主任陈玉涛还对外发布了《工业基础指数(2022)》《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指数(2022)》和《深圳市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2022)》。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指数(2022)》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境内上市公司5066家,其中制造业上市公司3354家。研究显示,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质量向好发展。此外,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劳动效率、周转率、交易所信披评级、机构持股、投资收益方面可提升空间更大。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产业链供应链是制造业的筋骨血脉,是稳住经济大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据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常国武现场介绍,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33.5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近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2年的15.5%、31.8%,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常国武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风险挑战日益复杂严峻。因此,要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常国武给出了四大方向:一要夯实产业链发展基础,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包括发展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和先进基础工艺,突破一批基础产品,强化一条龙应用示范等。二要加快产业链升级步伐。如培育壮大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主动谋划前瞻部署一批未来产业,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落实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等。三要优化产业链发展生态。加强优质企业梯队培育,支持大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制造业领航企业逐级跃升。四是深化产业链国际合作等。
“虽然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但也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升,部分重要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卡点、堵点仍然较多,缺乏抗御突发事件冲击的韧性等问题。”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看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是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支撑。因此,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夯实产业基础,集中力量开展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