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两周,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呈现下降趋势,《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Wind数据统计发现,1月1日至14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平均加权利率为2.42%,平均加权利率相对2022年12月有所回落。
另一方面,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2023年前两周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发行额度共计5412.3亿元,第二周发行额度开始爆发,同比2022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2023年多家银行备案同业存单额度亦较2022年有所增长。
【资料图】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从供需来看,2022年11月中旬以来的赎回潮接近尾声,预计2023年1月同业存单承接上的压力相比2022年11月、12月可能有所缓解,2023年1月预计呈现同业存单供需均有所走强的局面。
利率下降
记者通过Wind数据统计发现,2023年前两周(1月1日至14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平均加权利率为2.42%。经统计,2022年8月,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平均加权利率开始走高,8月至12月,平均加权利率分别为1.87%、1.91%、1.97%、2.27%、2.57%,2023年1月初两周,同业存单发行平均加权利率相对2022年12月有所回落。
记者通过中国货币网统计,2023年1月13日后待发债券共计96只,平均加权参考收益率为2.52%,计划发行量1085.9亿元,发行机构包括廊坊银行、汇丰银行、瑞士银行等。
东海证券研究员王鸿行表示,Wind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周,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1119亿元,到期规模906亿元,净融资额213亿元,节后流动性较为宽裕,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明显下降,各期限同业存单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2.22%,环比下降36bp.第二周,利率有所回升,但仍低于2022年12月水平。
农银汇理基金经理姜安琪认为,2022年四季度以来,同业存单利率大幅上行,AAA一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已经触及2.8%点位,同业存单利率与资金利率显著背离,1年期大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与DR007的利差走阔至100bp以上,高于全年平均水平,说明在当前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下,同业存单收益率上行并非由资金面的变化引起。
申万宏源债券研究部负责人孟祥娟表示,2023年资金收紧是同业存单的不可避免的利空之一,简单参照2020年下半年的资金和同业存单情况,预计2023年1年AAA同业存单利率上行至3%~3.5%区间。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当前预期带动债市调整仅是第一步,后续基本面稳、资金利率收紧将是债市调整的第二步、第三步,尤其是资金收紧预计将带动同业存单利率明显上行。
额度上行
数据显示,2023年1月1日至13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766只,发行额度共计5412.3亿元,发行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光大银行、重庆银行、北京银行、渤海银行、成都银行、大连银行等共计123家银行机构。
该期间发行总额度同比去年增长34.62%,Wind数据显示,2022年同期,银行机构共发行同业存单额度为4020.7亿元。
2023年1月第二周,交通银行发行同业存单564亿元占据首位,江苏银行发行297亿元排名第二。中泰固收研报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周,1年期存单发行规模占比明显增加,由4.2%升至23.9%。
德邦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徐亮认为,从供需来看,同业存单净融资量2022年11月和10月基本持平,12月回升明显,11月中旬以来的赎回潮接近尾声,预计2023年1月同业存单承接上的压力相比2022年11月、12月可能有所缓解,2023年1月预计呈现同业存单供需均有所走强的局面。
从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来看,多家银行备案额度高于去年。
例如,民生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总额度为8500亿元,其中人民币存单发行额度8430亿元,外币存单发行额度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0亿元),高于去年计划发行额度及实际发行额度。2022年,民生银行累计成功发行8072.7亿元;长沙银行2023年拟申请同业存单发行额度为1700亿元,其中人民币同业存单1665亿元,外币同业存单5亿美元,2022年备案额度1440亿元;南京银行2023年同业存单备案额度3200亿元,2022年备案额度3000亿元。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