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门市江海区河湖管护经验被水利部河湖长制工作简报刊登,获全国推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江门市江海区以“构建绿色生态水网”为目标,推进河湖管护提档升级,推动治水管水标准化、专业化、高效化。全区河湖水质与2018年度水质相比,优良水体数量上升49.2%,达标水体数量上升58.3%,劣Ⅴ类水体数量下降58.3%。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南方日报记者梁洁
通讯员钟欣燕
推动环卫一体化
岸上水面“一把扫”
江海区组建城乡环卫保洁(含河湖水域保洁)一体化管理团队,制定标准化管理流程,实现像管街道一样管河道;实施100分值的量化考评制度,制定环卫一体化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按考核办法支付月度实付服务经费;从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入手,统筹河内、岸上协调治理,优先将沿河村庄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置范围,按照“成熟一片、接管一片”的原则,平稳有序过渡。
据统计,江海区实施环卫一体化以来,水域保洁累计投入资金约1600万元,出动近2万人次,打捞清理垃圾约7300吨,城乡河湖水域保洁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推动河湖管理物业化
第三方管家“专业护”
江海区探索建立专业巡管队伍,借助社会力量,全域范围内推行河湖物业化管理,河湖水域管护责任从“有名”到“有实”、管理从散乱到规范、管护从业余到专业转变。
制定《江门市江海区流域环保巡查和河湖物业化管理工作方案》,向社会采购服务,明确管理人员数量、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标准,实现像管小区一样管河道。组建3支均不少于12人的巡查队伍,建立考核制度,将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年度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和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以河湖问题台账、问题处理率、投诉办结率为考核要点制定物业化服务考核细则。
对涉河湖问题进行统一监督管理,相关责任单位处置完成后由服务供应商负责核查办结及评价,形成河湖管护全过程闭环管理。建立专业巡查和河湖管理物业化团队以来,各团队人员和服务质量稳定,河湖面貌大为改善,基本实现江海区全区河湖无一平方米以上成片水面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线无垃圾和杂草丛生的“四无”目标。
推动管河护水智能化
实时高效“云端管”
江海区推动由无人机担任“空中巡河员”,对全区河湖开展空中巡查,建设河湖实时监督系统,通过系统对当天的高清动态巡河影像数据进行自动智能比对分析,24小时内完成发现、推送、指派、核查、审核、结案的全流程管理,自动生成河湖巡查监督工作报告,让河长办进行立账、跟踪、处理,实现河湖监督管理实时化、可视化、高效化。
同时,通过无人机巡查河道内乱采乱挖问题,开展侦查取证,快速锁定证据,让违法者“无处躲藏”,实现像管交通一样管河道,为执法部门打击河湖违法行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截至目前,累计上报涉河湖问题851宗,已办结840宗,办结率98.71%。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