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阀门打开,南朗街道大岭头村的生活污水全部流入纳污管道,并由此输送至横门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近日,中山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南朗流域)大溪子项分部顺利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大溪沿线污水将得到有效收纳处理。
“这一刻,我们等待已久了。”南朗街道河长办常务副主任王华煜说,“我们不仅是治水的干部,更是本地的居民,最关心的就是工程验收后的水质。”
(相关资料图)
9月初,大溪、大车南、北渠等一批南朗流域未达标水体治理截污工程先后通过验收,投入使用,成为中山非中心组团首批通过验收的未达标水体治理工程。项目验收投用不仅意味着南朗街道数万人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将顺利通过工程管网接入污水处理厂,更意味着群众周边水环境的改善,河涌黑臭局面将被改变。
自“大兵团作战”号角吹响后,中山全市上下以等不起、坐不住的姿态推进水污染治理,中山市水务局专班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与各级部门、镇街建立长效联动机制,综合治理破除流域“心病”,推动一批治水工程验收投用。
●南方日报记者曾艳春雷海泉
综合治理破除流域“心病”
在验收现场,中山市水务局、南朗街道治水专班、河长办、工程施工、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负责人组成联合验收组,对照工程施工图纸和相关标准,对工程建设内容进行了逐一检查。
大溪位于南朗中部区域,起于泮沙排洪渠交汇处,横穿侨光工业园,自西南流向东北,在南朗村委会附近折向正北方向,沿岭南路流向中心一河,周边是较为密集的工业园区和居民生活区,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和生活污水。
“大溪一直是南朗城区居民的一块‘心病’。”检查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溪贯穿居民区,人口密度较大,居住人口过万。由于此前缺少污水管网,周边污水直接流入大溪河道,造成水体黑臭,对周边居民区影响较大,投诉频发。根据2019—2020年连续两年月均水质监测数据,大溪水质整体呈劣Ⅴ类水。
结合流域的实际情况,自2021年7月起,中山市镇联动,共同启动实施了大溪未达标水体治理工程,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补给”,进行分步治理。大溪未达标水体治理工程内容涵盖截污工程、清淤工程、补水工程、生态修复、景观工程等方面。
目前,项目已完成控源截污工程,对侨光工业园以及周边村落分别新建截污管段,就近接入现状污水管网,最终接入横门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接下来,在完成截污工程的基础上,工程还将实施补水、景观提升和生态修复工程,修建超过2公里的步道,新增绿化种植面积超过2700平方米,提升水动力和水环境。王华煜表示,经过前期工程试运行,周边大部分污水已通过工程管网,接入污水处理厂,大溪河涌已恢复Ⅳ类以上水质,成为城市的一道新风景线。
作为中山非中心组团首批竣工的未达标水体治理工程之一,大溪未达标水体治理截污工程竣工验收得益于市镇两级干部的通力合作。
“我们每周常态化召开例会,组织南朗街道治水专班、工程施工、勘察、设计、监理等多个单位负责人共同解决工程施工所遇到的问题。”林健超表示。
“市镇两级干部不分彼此,我们成了一个整体、一个团队,共同探讨技术方案,解决现实难题。”王华煜说。“作为南朗街道干部,从业20余年来,我们对南朗街道的水系、民情了解深入,而市水务局技术骨干在解决工程项目技术问题上有专业能力,我们作为一个团队相互配合,不分彼此,共同加快项目进度。”
南朗流域未达标水体综合
整治工程全部动工
据林健超介绍,南朗流域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涉及14条河涌。除了大溪未达标水体治理截污工程,9月6日,南朗流域的大车南渠、北渠截污工程也已竣工验收,其中大车北渠是中山首个验收的非中心组团未达标水体工程。
大车南、北渠也是南朗中部的重要河涌,周边居民区和工业园区较多。大车南渠、北渠截污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建设截污管道,新建污水井等。工程于去年7月动工,今年9月完成子单位工程验收,截污管道顺利通水,开始发挥截污功能。工程效果已逐渐显现,沿线社区、村居污水汇集能力得到提升,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河涌内,河涌水质已从劣Ⅴ类提升至Ⅳ类。
未达标水体南朗流域其他河涌治理工程也正获得突破进展。目前,南朗流域的白企坑以及贝里坑的截污工程也已基本完成,中心一河截污工程累计完成60%,根据监测站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中心一河水质已达到Ⅴ类及以上。
截至目前,南朗流域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14条河涌已全部开工,完成管网建设超过60公里,完成率超过85%。此外,预计今年南朗流域近半未达标水体治理工程完成验收,相继投入使用。随着横门污水处理厂扩容提升工程推进,未来处理能力提升,南朗流域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也将加快推进,通过前后端环节无缝衔接,南朗流域水质有望持续提升。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