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的第19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将于8月26日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变局中期货市场的使命与担当——稳中求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届时,数十位来自国家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企业高管以及专家学者将出席并分享精彩观点。
【资料图】
日前,上海证券报采访了两位本届论坛的参会嘉宾,他们分别是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杨瑞琪、东方集团物产有限公司总裁熊万龙。
杨瑞琪:中国期货市场有效服务实体企业“走出去”
杨瑞琪是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环球金融部总经理。在推动中国与东南亚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杨瑞琪及其团队做出了诸多积极贡献。例如,在中国推出东南亚货币一站式服务,完成国内首笔印尼卢比对人民币的即期、远期交易,马来西亚林吉特对人民币的远期交易等。另外,杨瑞琪团队联合中国与东南亚黄金市场,协助上海黄金交易所利用国际板金库创新了第一笔黄金来料加工业务。
在采访过程中,杨瑞琪多次表达了对中国期货市场长远发展的信心。他十分看好期货国际化品种的发展,认为随着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持续推出,叠加实体经济风险管理需求快速增长,相关商品市场的交易逻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过去,一些大型商品贸易商想要利用中国期货品种进行套期保值,就必须设立境内分支机构,多出了不少成本,还面临不同法律环境的困扰。而随着国际化品种合约的推出,国际机构参与中国期货的方式更加便利,在成本、税收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杨瑞琪说。
在杨瑞琪看来,不少国内期货品种已经成为企业应对风险的有效手段,在服务实体企业“走出去”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杨瑞琪举例称,近年来不少电解镍企业在东南亚市场展开布局,在他们使用海外期货品种进行套期保值时,不妨也着重考虑国内的期货品种。“在今年上半年的极端情况下,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镍合约运行十分平稳,套期保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不失为实体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
“随着更多的机构参与境内市场,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产业主体参与,他们通过交易将更广泛的市场因素反映到中国市场的价格形成中,其价格影响力也会因此在国际市场中逐渐增强,吸引更多实体参与者。”在他看来,中国期货市场良性生态的逐渐形成,将为实体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优秀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环境。
熊万龙:套期保值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常识”
熊万龙是我国最早一批从事大宗商品贸易及期货交易的专业人士,曾就职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青海铝厂,1992年起开始涉足期货交易,同年出任青海铝厂驻上海期货交易所出市代表,成为上海期货交易所第一批“红马甲”。
2016年,熊万龙受邀加盟东方集团,组建东方集团资源物产产业板块。作为东方集团战略新兴板块,东方物产公司在有色金属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影响力,成为大宗商品行业一支生力军。
在谈及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时,熊万龙首先回想起初入行业时的草莽时代:“在上世纪90年代期货交易所成立初期,实体企业对期货的概念并不清晰,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参与期货交易。而且,当时国内外同一商品品种的价差巨大,企业方面也没有完备的套保制度,市场各方都属于‘摸着石头过河’。”
“经过不断摸索,期货交易所的管理制度逐年完善,直至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备的规章制度。”在熊万龙看来,随着国内期货交易制度趋于完善,层层传导到实际交易中,中国市场在国际上的地位明显提升。“过去,中国商家在伦敦LME等海外市场不具备任何博弈能力;现在,伦敦、芝加哥等海外期货交易所最需要重点关注的,便是中国市场的需求。”
对于“套期保值”这一概念,熊万龙认为它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常识”:“现在,每一个做有色金属的人都很清楚地知道,只要我今天买入一批货,那我要么在现货市场卖出一个合同,要么就在期货市场卖空一个头寸,这已经成为产业上下游企业普遍的‘肌肉记忆’。”熊万龙还打趣称,如果我今天买入的货没有及时进行保值,那我感觉就像在“裸奔”。
显然,对于熊万龙这样深耕大宗商品行业的老兵来说,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熊万龙所属的东方物产公司也秉承这一理念,坚持现货贸易与期货交易相结合的战略思路,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为产业客户提供专业保值增值服务,以低风险、高效率的形象在全行业赢得了绝佳的口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